非常規水利用量最低線已劃定,污水治理刻不容緩
近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的通知》(下稱《通知》),文件突出表示,將提升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確保到2025年,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超170億立方米。
鑒于目前我國的水資源供需差距較大,非常規水源的開發與利用臨到了重要的發展契機。上述文件提出的硬性規定,實際上也是為緩解當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必由之路。確保污水治理是首要任務,經過治理的再生水,能夠有效緩解工業用水的迫切性。
工業用水是我國的“用水大戶”,對工業領域開展非常規水利用必要性強。在今年2月,工信部科技司正式批復成立“工業非常規水利用行業標準化工作組”,工作組由30多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將通過一系列措施,規范、引導企業采用先進適用的非常規水利用技術、工藝、設備,以進一步推動工業領域節水增效,助力完成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階段性目標。
可以說,該工作組成立也正預示著工業領域的非常規水源利用將變得更為規范。
非常規水源主要有雨水、再生水、淡化海水、礦井水、微咸水等,并且在經過技術工藝的處理后能夠達到再利用的標準,替代部分常規水源。而這些非常規水經過處理后,將主要被用于景觀環境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地下水回灌用水等。
因此,大眾有理由相信非常規水利用面還是相對比較可觀的。放眼全球,非常規水利用也正在探索中不斷前進。其中,海水淡化技術、再生水循環利用是重要的兩個非常規水資源探索攻堅地帶。
近段時間,有關海水淡化技術的討論聲與猜測此起彼伏。今天,發現煤炭可在海水淡化中發揮功用;明天,太陽能脫鹽技術取得新的突破進展。類似的話題聲未來肯定還會有,并且越來越多?,F在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業內討論與研究地越多,技術朝著正確的方向推進的速度就越快。相信非常規水利用的工藝、技術將逐漸成熟,未來非常規水利用將成為一項水資源利用中的“基本操作”。
不過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顯示,當前國家對于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仍處于鼓勵階段,而從總體來看,非常規水利用的概念也很大,推動其“蛻變”成為與常規水源同樣重要的水資源利用方式還有一段時間,目前仍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實現原則。
當前,《通知》已經公布各個行政區的具體非常規水源利用量的最低線,切入非常規水源開發與利用賽道已然成為全國水資源保護的重要任務之一。
聯系人:李經理
手機:18663716039
電話:0531-88689059
郵箱:liguanjixie@126.com
地址: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